译文
燕弓弦紧,严霜覆瓦,寒雕展翅睥睨平野苍茫。
一点黄尘腾起,惊寒雁齐鸣,白龙堆下千骑驰骋,尘土飞扬。
黄河源头风急浪涌,如刀狂风剪断朔云,天空愈显高旷。
晚出榆关随军北征,惊沙飞迸击打貂裘战袍。
心向凌烟阁立志留名,却年年以锦书寄托离别之伤。
纵得图像凌烟,究竟何荣?空使闺中妻子泪尽泣血,柔肠寸断。
注释
燕弓:燕地产的名弓。
劲:强有力,这里指燕弓本来就强劲,再加上天气寒冷,张弓就更加费力。
朴簌:同扑簌,扑落或扑打,这里指寒雕在空中煽动翅膀。
睇:斜视。
一点
这首诗作聚焦边塞生活图景,全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六句与后六句各成段落。
第一部分着力描绘塞外壮丽景观。诗人在勾勒塞外风光时,精准捕捉到狂风凛冽、奇寒袭人、旷野空茫的地域特征。首句即紧扣诗题,借“燕弓弦劲”与“霜封瓦”的意象凸显塞外严寒——弓弦因低温而紧绷难拉,覆盖屋瓦的严霜则成为寒冷的具象化符号。自第二句起,诗人将视野投向远方,呈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画面:空中寒雕展翅翱翔,俯瞰着广袤无垠的原野;白龙堆下,千骑奔驰扬起的漫天黄尘惊起寒雁,雁鸣声打破天际的寂静,为苍凉的塞外增添了几分生机。诗人以“一点”来形容本应遮天蔽日的黄尘,正是因为塞外原野太过辽阔,即便千骑扬尘,从远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